【Bodog博狗新闻报道】
剧情简介:
未来社会阶级分明,制度将菁英与弱者划分开来,前者享有富足的生活与保护,后者则被遣送到拥挤脏乱的底层地区。为了获得优渥的资源,各类竞争无所不在。札克与娜迪获选参加顶尖大学保送资格的体能训练营,他们除了要合作完成各项任务,还得在个人表现上拔得头筹。相较遵守游戏规则的娜迪,向往自由的札克开始质疑制度,两人的摩擦逐渐升高:一本失踪日记、一起意外命案,不仅改变他们的命运,也揭开扭曲体制下的私欲与谎言。
近年谈到反乌托邦电影,多数人第一个会想到引领这股风潮的《饥饿游戏》系列,而《未来生存游戏》从许多角度来看,都与《饥饿游戏》有些相似,差别仅在于「生存」的处理方式不同,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反思差异而已。《未来生存游戏》片名取得容易让人误会,会错以为又是一部打打杀杀的爽片,事实上电影却只有一场戏有见血而已,但看完电影之后又会觉得中文片名取得相当适切,完完全全地切中主题,将社会化分成菁英与弱者两内存块,依靠着各种评分制度决定一个人的未来,一旦被打为弱者可说是永不得翻身,只得在脏乱底层苟且活着;可若是成为菁英分子,便是权力、势力、财力集於一身,各种资源享用不尽,而在这之外,假使在通过了菁英筛选、成为菁英中的菁英,不但未来保证光明,各方都会争相抢着招揽。于是未来成为了一场生存游戏,不论大人或是青年都是游戏参赛者,除非自己甘心堕落沦为弱者。
《未来生存游戏》其实题材满有趣的,透过这样的剧情所打造出来的反乌托邦社会,去思考阶级制度的存在意义与必需性,还有一旦此体制成形,将会对人民造成怎样的影响?价值观、人格养成等等。剧情理所当然包含着菁英分子对制度的反抗、有人为争取高分不择手段、不同阶层的人的「禁忌恋」、还有最重要的是为了嘲讽这病态社会,于是必须有的结尾走向…而电影也似为了巩固、加强此议题的稳固性,故采用三方视角、也就是看待此制度的三种角度去推进剧情,立意上是很好的,不同角度才有公正性、可讨论空间,只可惜导演说故事的功力不足,尤其是人物关系描写与人物设定这块,例如女主角(?)娜迪的言行举止动机薄弱、说服力低,观众很难去明白她到底为何要这样子去「帮助」札克,一开始拍的像是娜迪对札克一见锺情,不过到后来才随着其他人的嘴才知道,原来娜迪是因着某种心态才想去接近札克,但即便知道或许是优越心态驱使着娜迪,电影还是将娜迪拍得很像是爱骚扰人的臭三八,对后续关键剧情毫无帮助,反而会对这样的发展一头雾水。
「人年轻时都想改变世界,但长大后却都不得不去面对现实。」
因为一本遗失的笔记本,竟悄悄破坏了原本保持住的微妙平衡,从娜迪和札克开始向外引发一连串事情,电影大致分成三段,而这三段大致上都是用娜迪、札克以及老师这三人的不同角度去描述一件事的不同面,如目的、所抱持心态等。起初会觉得有些无趣,毕竟要看三次同个片段(加上上面提到的:基本设定有些问题)是会让人麻木无感,但到了后面剧情高潮出来后,导演再用了一次这样的三方角度(三方说法)去将事件真相逐步摊开在观众眼前,效果却是比前半段好太多太多,除了有让电影稍微回温之外,也顺势带出了社会对于不同阶层的人的不公正与过度偏颇,身为菁英的札克说的真相被当成了「偏袒」;身处底层的女孩伊娃说的却成了「辩解」、「胡诌」,而到最后当真相揭晓,一切是那样的讽刺。
《未来生存游戏》透过这样的剧情,确实点出了一些体制上的瑕疵,当社会因造成绩评断一人是否是好事?当菁英被集中在一区难道就真可让未来变得更好?扭曲的体制直接影响着人格养成,从小习惯了竞争以后,长大后要如何去遵从口中高喊的「团结」口号?电影题材给了观众无限想像,可惜剧情无法给予等值回馈,从基本的人设就出问题,连带使得后面不管再如何精彩都提不起劲,甚至好多点丢出来后却不去理会了,事后回想倒也想不清到底为何要有这项安排,像是训练营讲师(女)从最初看到娜迪的个人资料就说出「得留意这女孩」、「这女孩不适合当领袖」等等,但为何?电影刚开始没说,到了后面也没有解释。细节处理不佳,只顾着处理大的部分,是《未来生存游戏》给我的感觉,有点浪费了这样的题材。
- (bodog.one)Bodog博狗网址导航,Bodog博狗备用网址网站欢迎你.